行业资讯变压器资讯

特高压投运倒计时 设备国产化提升技术水平

  编者语:今年是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岁末,由国家电网公司启动的国内首条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即将收官;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启动的国内首条云南―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于2009年投产。

  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对国内经济实体的影响已若隐若现,但相关部门和企业投入特高压研制的热情依然不减。截至目前,特高压设备研制工作堪称是硕果累累,自主研发的一批首台套国产特高压精品纷纷在变电站现场大展雄姿,为国内首条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按期投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该工程的实践,显著提升了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其标志是企业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了特高压设备研制自主创新的核心目标。

  为适应当前国家提出的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启动内需的政策精神,为明年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同时,更好地见证国内企业已经拥有的前沿技术能力和研发水平。本报电器周刊从今日起陆续刊登《特高压重大装备自主研发特别报道》。将对我国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自主研发工作进行全景式展示,对从事特高压研制企业和团队的自主创新精神进行重点报道。

  备受关注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又取得新的重要进展。近期以来,国内企业自主研制的1000兆伏安/1000千伏变压器,1000千伏、32万千乏并联电抗器等一批“世界级”特高压设备顺利通过验收,相继抵达变电站现场。标志着国内首条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实现年内建成、投入试运行的目标已经进入“倒计时”。

  

  特高压在质疑声中“起步”

  

  2006年8月19日,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在山西省奠基、在国人的质疑声中“起步”。但由此,国内电网建设发展方式翻开了新的篇章。

  

  据记者了解,特高压电网被称为“电力高速路”,是指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系统构成的高压电网。国内首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起于山西长治,经河南南阳,至湖北荆门,全长约653.8公里,工程建成投运后,将对加强华北、华中电网互联,充分发挥水火互济等联网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表明,与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500千伏和220千伏输电电网相比,特高压电网具有容量大、距离长、损耗低等明显优势。

  

  然而,虽经几十年的发展,但特高压输电至今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苏联、意大利及日本等国家先后开展特高压建设。但事实上,苏联和日本的特高压线路都在降压运行。为此,国内开展特高压工程建设几乎没有成功的商业化运行经验可供借鉴,技术难度高且耗资巨大。此种状况始终让国人对上马特高压感到担忧。

  

  面对这一世界前沿技术的挑战,曾使国人一度望而却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否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业内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实现远距离大容量的西电东送,目前500千伏电网难以胜任,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势在必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发展特高压交流输电应该“谨慎缓行”。

  

  据介绍,“特高压”字眼首次出现在决策者的视野始于200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高层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要从根本上解决电网“卡脖子”问题,应开展特高压电网建设。据国家电网公司高层人士透露,经过充分研讨论证,国人对发展特高压输电的看法逐步趋同。2006年8月9日,首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终获国家发改委“放行”。

  

  关键设备打出“国产牌”

  

  长期以来,国内输变电企业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多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

  

  据此,国家将特高压确定为装备制造业技术提升和自主创新的依托工程。开展特高压建设将在输电距离、输电容量等方面创造多个世界第一,并将填补国内百万伏级电压等级的空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建设电力高速路需要“真功夫”,借机提升国内电力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应是上马特高压的重大使命。

  

  规划表明,发展特高压,设备是关键。主设备的研制与供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也带来难得的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与以往遇到技术难题直接开放市场给外资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特高压设备研制自主创新的原则相当强硬。

  

  国家发改委曾明确表示,特高压设备要全面实现自主研发、国内生产,在设备采购方面第一次对外资企业亮出禁止令。由此,一些在电气行业拥有先进技术的外资巨头被阻挡在特高压项目之外。同时,国务院将研究开发特高压输电技术与装备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提高整体装备制造水平,确定了以工程为依托,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作重点。

  

  不难看出,国人对特高压工程充满期待,经济学家将其视为破解能源棋局的一步“活棋”,装备制造业则将其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面对特高压这一世界电网技术的“珠穆朗玛峰”,自主创新成为输变电企业发展的主线。

  

  记者了解到,在特高压设备研制中其挑战前所未有:一是技术水平高。双百万单体式电力变压器的研制属世界首次;单台高压电抗器320兆乏的额定容量世界最高;开关设备全部采用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是高压开关技术的制高点;对设备外绝缘要求极高且国外尚无先例。二是国产化水平高,技术跨度大,极具挑战性。三是研制时间短等。

  

  过去的一年,堪称是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特高压设备的关键一年。首次特高压主设备招标,“圈定”了6家供货商。2006年岁末,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与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开高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主设备合同,供货合同和监造合同总价高达12.39亿元。由此,拉开了自主创新研制特高压设备的序幕。

  

  成为前沿技术领跑者

  

  作为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先行者,中国发展特高压备受世人瞩目,被认为“世界电力工程史上一个重大突破”。

  

  由于国内企业在高端技术领域上的迅速跟进和突破,目前在高端市场外资企业的优势正被逐渐瓦解。近两年来,外资企业长期主导中国高端电网建设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在近日召开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合作模式与启示座谈会上,传来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我国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试验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6%,超过了国家发改委最初规定70%的国产化率目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装备办公室处长呼淑清表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采用多项世界首创技术,代表了国际输变电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最高水平。通过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国内制造企业初步实现了不同制造技术的有效融合和提升,以实现自主化为标志,逐步改变了输变电设备受国外企业严重制约的局面,标志着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向引领世界输变电技术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电力也吸引了国际专家学者的重点关注。“在特高压领域,中国正引领电力行业和技术的发展。”在2007年特高压国际标准研讨会上,CIGRE主席菲利翁如是说。

  

  专家认为,通过特高压工程的实践,国内企业已完全掌握了特高压设备研制的核心技术,其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同时探索出一条由“中国制造”跃为“中国创造”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