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变压器资讯

集成电路面临困境

  “十五”期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年均增长46.85%,明显高于全国年均32%的增幅。然而2006―2007年,出现了“二个下降”的局面:一是销售增幅逐年下降。年销售增长率从2005年的31.22%,分别下降到25.41%和2.5%,远低于全国24.3%的增幅。二是在全国的地位逐步下降。年销售额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比重从2005年的46.15%,分别下降到37.76和31.13%。而2007年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528.60亿元,比上海的389.5亿元高出139.10亿元,占全国的42.29%,居全国第一。上海曾经作为全国唯一的微电子产业基地,如今已经退居第二,这一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1、产业投入明显减少,2000―2002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共投入58.06亿美元,形成了初步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布局,推动了2003―2005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但2003―2005年,共投入37.40亿美元,2006-2007年,仅投入20.60亿美元,呈现投资日趋减少的势头。按照全球半导体产业规律,一轮投资仅能支撑4―5年的“繁荣”。目前,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第一轮投资热潮已过,第二轮投资热潮尚未形成。如此下去,必将影响产业长远发展。

  2、吸引外资力度减弱,2000年前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上海先后吸引了中芯国际(上海)、上海宏力、上海新进、台积电(上海)等大型芯片制造企业和一大批具有时代规模的封装测试企业落户上海。从2000年至2004年,共吸引外资65.77亿美元。2004年后,上海吸引外资力度明显减弱,2005―2007年仅吸引外资15.80亿美元。与此同时,许多先进的大型集成电路企业纷纷落户兄弟省市。

  3、产业扶持政策乏力,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颁布18号文件,掀起了上海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热潮。从2005年4月1日开始,18号文件有关增值税条款停止执行,给集成电路专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现在,集成电路产品与其他普通商品一样,增值税率为17%。许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不被认可为“生产型企业”,出口无法退税,致使许多设计企业在完成设计后转移到境外生产和销售,造成销售额、利润和税收大量流到境外。据对张江园区11户设计企业的调查,2006年这些企业境内销售额为6.14亿元,而境外销售额却高达31.33亿元。这样,一方面使设计企业丧失其在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使上海的芯片代工企业和封装测试企业得不到设计企业的定单支持,严重影响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4、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国产集成电路占国内市场的份额不到20%,大量高端集成电路产品依赖进口。2007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总销售额为1251亿元人民币,仅占世界半导体产业的7.5%左右,还不及美国英特尔或韩国三星一家公司的销售额,但当年进口集成电路的金额却达1284亿美元,成为第一大进口商品。至今,上海主要的整机企业仍然大量使用进口集成电路,国产集成电路很难进入大型整机企业。

  二、对加快发展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建议

  1、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现有国有集成电路企业的投入继续加大引资力度,鼓励投资机构和其他行业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迅速形成多元化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局面。

  2、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扶持力度,对产品技术水平高和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要采取强有力的扶持措施。通过政策、资金和市场引导等途径,加快资源整合,尽快形成几个上规模的企业,为培育世界级集成电路企业作准备。

  3、加强规划引导,明确专门的机构来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以便更好地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集成电路的决策,组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产业优惠政策,及时协调和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4、继续推动国家出台新的优惠政策,加快颁布上海新的地方产业政策,由政府或产业园区牵头,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引进人才、出口退税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